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与回顾 / 新闻动态

留言信息

学生姓名:

家长电话:

备注:(年龄、性格、活动期望值)

广州夏令营:曝北京海淀孩子的日常:家庭,就是一个人的命运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9-10-08  浏览次数:10648

文章是现居北京海淀区的妈妈,分享的她们一家和老公的四个清华北大毕业的同学,一起聚餐的感受。

 

一篇短短两千字的文章,从海淀高知父母们深奥又包罗万象的聊天内容,到人家培养出来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让很多父母,叹为观止。

 

比如,两个高知妈妈日常学的斯坦福新开的算法课、约翰霍普金斯新开的基因组课,其中一个4岁的孩子讲到的核聚变原理,看的适合8岁+孩子的诺贝尔奖科普动画片《平博士密码》,另一个6岁的孩子看的英文原版的《How it works》……

很多家长都留言,光是读完这一篇文章,都感受到了跟人家的巨大差距。




说起这个,并不是要制造焦虑,而是我们从不同的教育方式中,看到了真实的差异。

 

同为家长,不同的家庭,却有着千差万别的育儿方式。

 

我们都知道,学校和老师教书,家庭育人,而一个优秀孩子的诞生,也总是有条件的。

 

知乎就曾有一个话题:一个精英孩子的诞生,家庭因素到底有多大?

 

家庭教育,对孩子非常重要,可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呢?




家庭的经济条件

决定着孩子的底气


曾经我很天真,以为学习和教育的成本是很低的,只要努力学,就能够出类拔萃。

 

可慢慢地,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,我逐渐明白——

 

知识,从来都是要花钱的,知识很贵。

 

从古代,村人们轮流耕种“学田”,收成当成私塾先生的薪水,到今天网络上知识付费的盛行,再到孩子们课外补习价格的水涨船高,知识,从来就是标价的,并且,从未降价。




几年前看过一篇文章《寒门再难出贵子》,作者是一名中学老师。

 

他说起近两年的一个教育现象:

“我们小时候读书,成绩基本是和家庭条件成反比的,班里读书好的同学,家里都很穷。

 

而近几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,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。

除了家庭教养外,父母都舍得花钱,送各种培训班,甚至请私人家教,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。”

 

事实上,我觉得这位老师只说对了一部分。

 

家庭经济条件越好,父母能花在孩子教育和陪伴上的时间和精力,也更有保障,为孩子提供的隐形资源也更多。

 

正如2017的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所说:

“像我这种属于中产家庭的孩子,家长也是知识分子,又生活在北京这种大城市,在教育资源上享受的得天独厚的条件,是很多外地或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。”




一个精英的养成,也绝不仅仅只是智商高,考高分。

良好的性格,广博的见闻,开阔的视野,以及心无旁骛的钻研精神,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条件基础上的。

 

很多时候,一个人不能成功,可能不是天赋不高,也不是不努力,而是能给他支撑的力量,太渺茫。




环境,决定孩子朝着哪个方向努力


记得BBC记录片《交换学校》,就记录了两个环境里的孩子们。

 

在每年学费高达27000英镑的精英私立学校里,孩子们每天6点半起床,8:45到17点上课,放学后选修兴趣课,每周一三五还要参加统一集会,每周听各种讲座,每个孩子都很忙,忙着学习,忙着吸收知识,增长见识。




而普通公立学校的孩子们,8:45上课,早上8点起床,下午3点放学后,基本就进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。




当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听闻私立学校的作息后,他们感叹道:

“那简直不是人过的生活。”

同样的国度,同样年龄的孩子,私立学校的孩子对紧张有序地学习生活乐在其中,而公立学校的孩子却望而却步。

 

是什么造成孩子这样的认知?

 

环境的影响。

 

我们总以为,环境是那些肉眼能看到的人、事和景物,好的环境能令人身心愉悦。

而实际上,环境对于孩子而言,最大的影响在于,塑造思维、养成习惯。

 

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·甘斯曾做过一项研究,他比较了波士顿的工薪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文化差异后发现,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——思维的差异。




比如:

精英注重效率,而普通人看重公平;精英拥抱改变,而普通人更追求稳定;精英能够运用复杂而抽象的东西,而普通人,更乐于使用简单的形象思维;精英大多数打算长远,而普通人,常常只看眼前……


对于一个孩子而言,影响他最多最大的环境,就是家庭。

而一个孩子的思维和习惯养成,大多数也会沿袭父母的方式。

 

培育一个精英孩子,说到底,还是培养孩子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。

而环境,对孩子思维的塑造,几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


▲ 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



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

决定孩子的成长效率


有人会质疑:孩子的成长,还有效率吗?

 

有的。

 

普通父母,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,采取的是最简单的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”的策略,往往是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时,才会重视。

 

而那些精英们的父母,他们一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。

他们会悉心观察,按孩子的兴趣和天赋,为孩子提前规划一条成长路线,并竭尽所能,帮孩子顺利走上这条路。

 

特斯拉汽车的创办者埃隆·马斯克,他的父亲是一名电气及机械工程师。




马斯克小时候,家境优越,他的父亲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教育,除了会规划孩子们的成长道路,父亲还经常带他们到欧洲、美国、中国等世界各地旅行,增长见识。

 

马斯克小时候,电脑刚刚走向大众,当时马斯克对电脑展现出兴趣,但当时的培训班并不普及,他们拒绝招收孩子。

 

为了保护孩子兴趣和求知欲,马斯克的父亲想办法,花了75兰特,在约翰内斯堡金山订了一个培训座位。

而在那次讲座会谈中,马斯克也展示了极高的天赋。



少年时的埃隆·马斯克

每个孩子,因为父母的经济、地位、受教育程度的不同,接受的教育方式也不同。

 

精英孩子的成长轨迹,都是一个纵向的连贯的整体发展的过程。

 

他们大多都走在父母精心规划的教育路线里,并在成年后无限延展了这条路。

 

当普通孩子还在一路跌撞,一路迷茫,不断试错,不断调整方向时,精英孩子已经一骑绝尘,挥斥方遒了。

 

一个孩子,如果能在成长的黄金年龄里,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具体的帮助,他的“成长效率”是高于普通孩子的,成功的概率,当然也会更高。


▲ 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




孩子的命运,在父母的眼界里


记录片《出路》里,曾经记录过几个孩子的真实成长经历。

 

三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,从求学到走上社会,他们迥异的人生道路,也印证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

孩子的命运,来源于父母的眼界。

 

同样来自底层的女孩马百娟和袁佳,马百娟的父亲认为:

女孩子是别人家的,迟早要嫁人,读书读一点,够用就行了。




马百娟小学只读了几年就没有再上学,去打工,也因为文化低、综合能力差而被拒绝。

最终16岁嫁给了邻村的表哥,准备在家生儿育女。




而农民工的孩子徐佳,父亲去世时,唯一的愿望就是他能考上大学。

母亲四处打工,咬紧牙关,供他上学。




最终复读三年后,徐佳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。

但经过不断努力,毕业十年后,徐佳在武汉买车买房,结婚生子,也算跻身城市新中产。




我们总觉得,阶层向上流通的通道越来越缓慢,可总有一些人,突破原有阶层,拿到命运的馈赠,获得新生。

 

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,而父母的眼界,预示了孩子的人生高度。

 

一个优秀孩子开阔的人生路,必有父母的开阔眼界和深谋远虑。


▲ 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




不难看出,一个孩子的成长,不是百米赛跑,也不是马拉松跑,而是一场接力赛。

 

那么这个社会,什么是精英?

记录片《他乡的童年》里,英国威德公学的校长说:

 

“精英,意味着一个人非常擅长一些事情,在某些领域领先,有知识有见地,并有意识地推动社会发展。”

 

无论是在某些领域领先,还是孩子有知识兼有见地,一个精英孩子的长成,家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 

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,也绝不能仅局限在成绩上,还要重视孩子的健康、性格、眼界、思维方式等各种素质的养成。


▲ 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

因为,精英能力,其实就是孩子与社会深度磨合并深度、快速融合的一种综合能力。

 

父母跑得远,跑得快,接力给孩子速度和力量,他们才会有更好的成绩,更广阔的未来。

 

那么普通父母和孩子的出路是什么呢?

 

正如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所讲述的那个关于信念的故事——

体制化的生活,只能固化一部分人的思维。

 

总有人能越狱重生,只要心怀信念,永远在准备。




不盲目羡慕别人,也不轻易丧失希望,以自己的速度和节奏,奋力向前跑,孩子就一定有前途。

 

因为,父母的终点,是每个孩子的起点。

 
 

 
选择我们的八大理由
奥德曼专业营地
奥德曼专业营地
甄选高端
优秀营地
完善的教育体系
完善的教育体系
知名素质教育品牌
影响力营地教育品牌
全天候安全保障
全天候安全保障
独立营地
24h全程辅导
医疗配套
医疗配套
随队医护人员
全程呵护
资深师资团队
资深师资团队
小队导师制
师资配比1:5
全方位保护
全方位保护
双重安全机制
完善保险体系
专业化课程体系
专业化课程体系
十年知名品牌
北大师资顾问
营地标准食宿
营地标准食宿
营养围餐
舒适住宿
成立至今
50家分公司
全球夏令营
多达150条线路
受益人群
200000+位学生
客户真实满意度
96.7%
长期服务单位
180家(持续增长)